时值盛夏,踏访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这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氤氲着艾草清香,焕发着蓬勃生机。标准化厂房里,包装好的产品列队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展示大厅中,琳琅满目的艾产品诉说着“一株草”的蝶变故事;物流车间里,一个个装满艾产品快件正发往全国各地……这座已实现总投资8亿元的产业园区,不仅是南阳艾草产业升级的见证者,更是南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产业发展遇瓶颈
南阳地处伏牛山脉南麓,气候温润、土壤肥沃,自古便是艾草生长的黄金产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艾草在这片土地上默默生长了千百年,既是农户房前屋后的寻常药草,也是中医馆里驱寒祛湿的良方。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依托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南阳的艾草产业开始萌芽。此后,从最初的农户采收野生艾草到后来有人尝试手工制作艾条开启家庭作坊式生产,再到逐步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南阳艾逐步打开市场。
但是,因缺乏统一的行业发展规划和管理,很长时期里,南阳艾产业发展存在低端产品占比大、生产标准不统一、产品同质化、企业硬件设施差等影响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前艾产业发展不规范,一个大的难题是标准缺失——同样的艾条,有的用三年陈艾,有的掺着当年新艾,价格从几毛到几块不等,客户很难分辨好坏。再就是规模以上企业少,深加工产品占比低,大部分利润被终端销售环节截留。还有一个最尴尬的问题是由于艾产品加工较多依赖手工,加上受场地资金的限制,企业生产环境品位不高,客商往往光看产品成效意向很高,到生产厂家实地一看,印象分大打折扣,因此跑了不少订单。”南阳兴宛堂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天茜的一番话正是一段时期内南阳艾产业的真实写照。
突破瓶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南阳艾产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抢抓机遇求突破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对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艾草等特色产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殷殷嘱托,指引航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和关怀,为南阳的艾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艾草产业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富民产业,必须摆脱“低小散”的发展模式,走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之路。我市提出了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出台《南阳市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明确提出“建设全国艾草产业核心区”的目标,从种植标准、加工规范、品牌培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具体措施。
“分散的生产模式是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瓶颈,企业各自为战,既浪费资源,又难以形成合力。必须建一个平台,让大家抱成团发展。” 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负责人王新景说,建设专业艾草产业园的构想,由此提上日程。
园区崛起展宏图
作为我市实施产业强市行动、支撑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南阳产投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发展艾草产业的战略部署,秉承“产业兴市、兴工强市”的国企使命,主动担当,积极推进艾草产业园建设,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仅用 4 个月就完成了园区选址、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项目规划占地15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于2022年5月1日开工,分南北两区先后建设,其中南区28栋厂房,北区厂房22栋及配套6栋,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于2023年11月29日盛大开园。
南阳产投集团按照“土地集约、布局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以艾草企业密集区域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吸纳规模企业集聚入驻,实现了“建成即驻满,入驻即生产”的目标。
一年多来,园区的标准化厂房、成品仓库、综合服务中心、文化体验中心、餐饮公寓等配套设施让入驻企业充分享受全方位的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品牌形象、生产能力、销售效益的全方位提升。“入驻园区后,在高品质软硬件服务环境的支撑下,我们实现了全产业链产品的生产,市场竞争力、品牌优势实现质的突破,销售额翻了两番!”宛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庞万田说。
“园区充分发挥资源融合优势,有力推动以艾草原料供应、生产加工、装备制造、灸疗服务、文旅康养、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为一体的艾草全产业链体系的快速打造,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正在向着‘中国艾产业与艾文化的示范窗口’‘中国大健康产业交流平台’的方向稳步迈进。”王新景说。
当前,一幅“一株草带富一方人” 的画卷正在南阳大地徐徐展开。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的兴起,不仅是产业形态的升级,更是对总书记视察南阳殷殷嘱托的生动实践。从遍地星火到产业燎原,南阳艾产业正以崭新姿态,书写着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