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南阳作为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主产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州粮仓”,形象地讲,南阳1年生产的粮食可供全国14亿人吃10天,全国每30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南阳。
近年来,我市聚焦粮食、畜牧两张“特色农业王牌”,厚植花药果菌茶“五特经济”、肉制品等“八大集群”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大粮仓”“大菜篮”“大厨房”。然而,长期以来,全市食品产业存在“大而不强”“散而不聚”的困境,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弱,制约着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市委、市政府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壮大作为‘7+17’产业链群和‘五聚五提’战略的重要内容,产业发展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机遇。”南阳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永海表示,为了巩固扩大绿色食品产业的地位和优势,南阳产投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优势,瞄准万亿级预制菜产业新赛道,打造了南阳产投食品产业园这座现代化、专业化的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全力实现“预制菜”产业快速集中集聚,推动食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河南省食品产业新高地。
在我市提出的“五聚五提”战略方针中,明确要求聚力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做强产业硬支撑。在我市高成长产业链群中,绿色食品是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南阳将聚焦肉食、粮油等优势产业,依托牧原、仲景等链主企业,加速布局“中央厨房+卫星厨房”、预制菜等新业态,加快打造2000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作为重点项目,食品产业园的建设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智慧在调研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情况时指出,要加快建设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要全力招新引强,努力朝着“开园即满园、开园即投产”的目标奋进;要强化服务保障,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市长路红卫开展“企业服务日”助企活动时,鼓励园区属地政府和运营方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服务保障力度,助推企业规范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为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副市长杨曙光实地调研时,称赞食品产业园在当前形势下,能够逆流而上取得显著的招商成绩;鼓励产业园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不断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南阳绿色食品产业链繁荣发展。
南阳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永海,党委委员、总经理谢先庆多次到食品产业园项目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及发展。集团各部门、各子公司对项目进展助力推进,从建设施工、专项债申报到落地实施、招商对接和签约,每个环节都给予大力支持。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方支持助力下,南阳产投食品产业园拔节生长。如今,行走在南阳城区西部的龙安大道上,只见南阳产投食品产业园内,一栋栋整齐排列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引人注目。
南阳产投食品产业园项目位于卧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距离中心城区10公里,由南阳产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总规划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2000亩。目前,项目一期占地217亩,总投资超5亿元,涵盖研发中心、生产中心、生活中心、冷链仓储中心,拥有4座单层厂房、4座双层厂房、1座食材库、1座冷库、1栋研发中心、2栋宿舍楼,总建筑面积14.83万平方米。
“项目自2023年2月全面开工建设,2024年11月20日正式开园投产,产业园按照‘边建设、边招商’的工作思路,厂房招商签约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签约入驻率达100%,实现了‘开园即满园、开园即投产’的目标任务。”南阳产投食品产业园总经理冯德俭告诉记者,产业园的建成,深度契合我市“7+17”产业链战略布局,对于南阳及周边地区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层面,企业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将成为南阳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动食品产业“聚链成群”,提升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就业层面,可提供约1500个就业岗位,有效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带动居民增收致富。产业层面,园区聚焦预制菜产业,将推动南阳由农业大市向食品强市跨越,完善食品产业链条,实现从原料生产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链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