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一线行】⑥艾草产业园丨从“单打独斗”到“抱团飞跃”——南阳兴宛堂扎根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书写发展新篇

发稿时间: 2025-07-21 10:49:48

夏日清晨,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内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在南阳兴宛堂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宛堂)的生产车间里,流水线上,包装好的艾条、艾草贴等产品源源不断输出。谁能想到,这家如今年产艾制品20多万箱的企业,几年前还在为原料仓储、物流配送等问题发愁。

从作坊到企业:兴宛堂的“破茧”之路

2016年创业时,我们就是个小作坊,七八个工人,每天围着几台老旧机器转。”兴宛堂董事长周天茜回忆起创业初期的场景,感慨万千。当时,南阳艾草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小散弱的格局明显,很多企业像兴宛堂一样,面临着原料采购分散、生产标准不统一、销售渠道狭窄等难题。

靠着“只做真艾、做好艾”的韧劲,兴宛堂慢慢积累起口碑。他们坚持使用三年陈艾,采用传统工艺,虽然产量低、成本高,但产品渐渐有了名气。“最忙的时候,我和工人们一起连轴转,打包发货,筛选原料,累是累,但看着客户反馈‘你们的艾绒烟小、热力足’,就觉得值。”周天茜说。

2023年,兴宛堂产品扩展到艾灸条、艾柱、艾绒、艾草膏贴、艾灸热敷暖贴、布艺系列等10多个品类,但新的瓶颈接踵而至:“想上自动化生产线,却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想拓展外地市场,物流成本比利润还高……”这些难题,成了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紧箍咒”。

入园即提速:专业配套让企业轻装上阵

202311月,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正式开园,兴宛堂成为首批入驻企业。“刚搬进来时,我们算了一笔账:园区提供的标准化厂房比自建节省30%成本,共享仓库让原料存储费用降了40%,就连以前最头疼的物流,现在园区有专线配送,运费直接砍半。”周天茜说。

更让企业惊喜的是园区的“精准服务包”。各种共享办公配套就是为企业量身定制——共享会议室、接待室、发布厅、直播间……为企业改善条件、节约成本、提升形象;专业的消防安全团队和物业服务团队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让企业足不出园就了解政策办理各类事务;餐厅、宿舍等配套生活设施为企业用工提供便利……“想企业之所想,只要企业需要的,我们都千方百计满足。”南阳产投卧龙艾草产业园负责人王新景说。

“以前很多精力花在杂事上,现在能专心搞生产、抓研发。”公司总经理魏家恒指着车间里的生产线说,比起入园前,现在产能翻了三番。

聚链成网:产业集群释放乘数效应

“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抱团发展。”周天茜深有感触。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整合上下游资源,搭建起合作对接与市场拓展的桥梁,助力兴宛堂突破资源壁垒,实现产能与市场的双向突破,迅速发展成为集艾草种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招商加盟、中药饮片生产、艾制品研发设计、艾灸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公司,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全品类生产。

在园区内,兴宛堂打造了自己的专属产品展厅,一系列“艾草+”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添加艾草提取物的护手霜、艾草成分的养生茶、可穿戴的艾灸热敷贴……公司研发负责人王晓峰说:“入驻园区后随着生产条件的全方位提升,我们的研发能力、产能都大幅提升,也有能力实现艾草制品的全品类生产。一些新开发的艾草制品兼具养生功能和舒适体验,上市即成为爆款。”

数据最有说服力:入驻园区一年多来,兴宛堂年产值增加约40%,产品品类从几十种扩展到百余种,还带动了周边200多户农户种植艾草增收。

从作坊式生产到现代化企业,从单打独斗到融入产业生态,兴宛堂的飞跃,正是南阳艾草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在这片充满活力的产业沃土上,更多像兴宛堂这样的企业,正借着产业集聚的东风,书写着传统中医药产业的新传奇。


关于我们

南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南阳市人民政府出资的国有资本产业投资运营公司,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产业强市行动,支撑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公司组建于2018年10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余永海,截止2024年6月底,集团资产规模达到1080亿,企业主体信用评级AAA。